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专家团队

    青春痘

    牛皮癣

    湿疹

    联系我们

    自助挂号 脱发
您现在的位置: 长春肤康皮肤病医院 > 湿疹 > 湿疹百科 >
      比较新动态
      医院概况 专家团队 牛皮癣 湿疹 脱发 白癜风 皮炎 青春痘 联系我们

        快速就诊

        联系电话
        0431-88598120 (总机)
        出诊时间
        早上8:00—晚上21:00
        医院地址
        长春市朝阳区西安大路1566号(西安大路与建设街交汇处)
        在线咨询免费挂号

          热门文章

        • 梅毒的引发因素有哪些

        • 梅毒疾病的症状有什么

        • 长春哪看皮肤科好?得湿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得了湿疹皮肤干燥怎么办?
        • 如何预防婴幼儿湿疹
        • 梅毒疾病的症状有什么
        • 梅毒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 你了解梅毒的症状了吗

        梅毒女性什么时候可以生小孩

        许多患了梅毒的孕龄妇女都非常担心这样一个问题:患有梅毒到底可不可以生孩子?要知道,孩子对于一个女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梅毒女性什么时候可以生小孩?为此,我们今天就特意请到长春肤康肤康性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梅毒女性什么时候可以生小孩以及梅毒对于胎儿的影响。

        长春肤康肤康性病医院专家指出,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

        梅毒是可以由母亲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有的婴儿从一降生到人世就患有梅毒,称为先天梅毒。

        推荐文章:长春治疗梅毒果好的医院(直接点击进入就可以阅读)

        梅毒对胎儿有什么影响?梅毒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为孕妇的梅毒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生后可出现淋巴结肿大、梅毒性鼻炎、鼻塞致哺乳困难,口角、鼻孔及肛周皮肤出现梅毒性天疱疮,软骨炎、骨膜炎、指炎、肝脾肿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

        梅毒螺旋体经过母体胎盘绒毛的渗透与弥散作用,沿脐带血进入胎儿体内,由于妊娠4个月前胎盘循环尚不健全,胎儿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对感染不发生反应,故先天梅毒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孕妇感染梅毒后,可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

        梅毒女性什么时候可以生小孩?长春肤康肤康性病医院的专家介绍:梅毒女性治好后是可以怀孕的。但是前提是完全治好的情况下,梅毒的治好标准是包括临床治好及血清学治好。各种损害消退,症状消失,为临床治好。抗梅毒治疗2年内,梅毒血清学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脑脊液检查阴性为血清学治好。

        很多患者见没有了症状后,就会停止治疗,但后期又会复发,治疗梅毒不可掉以轻心,在达到梅毒的治好标准后,患者才能考虑要小孩子,并且较好是在三到六个月以后,这是因为各种各样耀物的残留有可能导致胎儿出现畸形。

        如果梅毒孕妇在妊娠3个月检查结果依然为阴性,则需再治疗;如果妊娠末3个月血清学试验为阳性,则更需要完全的治疗梅毒。健康的孕妇如果在妊娠期内感染梅毒,这时的血清检查结果可能是阴性的,在妊娠末3个月一定要及时给予驱梅治疗。而且肚子里的胎儿较好是打掉。

        长春肤康肤康性病医院专家表示有过不洁性生活或者曾感染过梅毒的患者在打算要小孩子之前,较好去正规医院做全面梅毒检测,对于那些梅毒治疗完成、梅毒症状不明显的已婚患者也要在确定梅毒完全治好后,才能要孩子。专家建议:妇女在生育前及妊娠中一定要做好检查,避免出现梅毒儿。此外需要提出的是积极的预防梅毒才是避免伤害下一代的较好的措施。

        长春肤康肤康性病医院是长春市较专业的一家性病医院,对性病治疗这块有着一套专业、成熟的治疗方案,完全治疗性病,避免复发所带来的困扰!

        专家咨询热线: 0431-81289662 QQ:2676489927

        • 上一篇:大学生献血查出梅毒
        • 下一篇:梅毒的致病特点及危害
            万名医生
            来自国内上千家品牌医院
            审核严格
            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审核
            诚信经营
            我们承诺100%为医生本人
            以患为尊
            确保患者享受优质医疗
            新型就医
            绿色就医方便、快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长朝)(中)医广[2024]第05-14-034号